登录|注册新帐号

  • 1676阅读
  • 1回复

感悟自然的踪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孙越然
 

发帖
31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1-22
感悟自然的踪迹
山东省冠县  许晓灿
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当真真切切地融入剔透玲珑的自然之中,我发觉,在繁忙的生活中仍需弥补一种“静听花开花落,笑看云卷云舒”的恬淡与安宁。(排比句开篇,直奔主题)
自然是自然的。当白色垃圾、虚拟社区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符号时,我们已远离了自然。虽然报纸上是连篇累牍的旅游广告,可是事实上,我们已经缺少了那份感悟大自然的情怀和心境。心已经不再静如止水时,自然便离我们而去,哪怕站在南山跟前,许多人也只能看见金钱与权利,没有了心远,何来地偏?融入自然,没有束缚的气息,释放的是心灵的翅膀。(运用呼告手法倾诉对自然的热爱)
自然是哲学的。没有繁冗的论证,没有激烈的争辩,自然本身便演绎着那永恒的哲学命题——生命。有人看见了昙花的一夜即逝,于是感慨生命的短暂;有人看见了群星的闪耀,于是高唱生命的永恒。迦叶却看见了佛祖拈花,于是得道,我想他一定是参悟透了自然的哲学。亚里士多德,黑格尔,朱熹,其实从自然怀中拿走了极少的哲理,便像孩子般快活地跑开,可自然还在那里用心地演绎。(语言富有深度,具有思辨色彩)
自然是文学的。没有激昂的文字,没有冗长的章节,自然本身便有着诗一般的韵律,散文一般的气质,甚至是小说一般的故事。自然总是站在那里,静静的,任你去采摘。苏轼路过时,摘取了大江东去的豪迈;李白路过时,取走了长江奔流的浪漫;鲁迅路过时,拿去了深沉的夜。其实自然还在那里,没有文字,还在抒写,还在记叙。(化用诗词做论据添华彩)
自然是音乐的。没有流泻的音符,没有动人的节拍,自然本身便有着一种天籁之音。它没有乐曲的雄浑或悠扬,但却给予音乐家以最深的感动,《月光曲》诞生了、《二泉映月》诞生了……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大自然欣慰,可它仍在那里,孤独地演奏,孤独地欣赏。
也许有一天,我们又回到了那些嘈杂的人声间,繁忙的事务中,但我们已有了一颗自然而宁静的心。(语言蕴藉,首尾圆和)
总评:借助“自然”“哲学”“文学”“音乐”四个排比段来抒怀,文章脉络清晰。结尾处“又回到了那些嘈杂的人声间,繁忙的事务中,但我们已有了一颗自然而宁静的心”,寻觅另一种人生境界,文笔洗炼,照应开头,升华主题。

                                                       (荐评:孙越然)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1-22
好。多放一些原创的优秀作文,可以作为老师们上课的范本。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