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021阅读
  • 0回复

恪守文化的“尊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前朝老僧
 

发帖
75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4-23

 

作者:杜 浩    文章来源:邯郸日报




  “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新春团拜会上说的一句话,其中的“尊严”旋即成为了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热词,被广泛运用……

 

  什么是“尊严”?什么是“尊严”的价值?尊严是人类灵魂中不可糟蹋的东西,对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尊严,它是人所必备的一种德性。对人性来说,尊严是必需的。而对文化来说,尊严同样是必需的。这不由得让人想到我们的文化,我们现在的文化现状。

 

  回龙观相声铺推出相声剧《孔子》,讲述孔子在游学路上被打劫、与弟子吃元宵、砍价等传说,有关创作人员介绍说,这是要用幽默、调侃的方式展现孔子虚伪、胆小的另一面,“想凸现他作为普通人的人性弱点”……这显然不能说是艺术上的另辟蹊径,更谈不上创新,而是再次“拿孔子开涮”,恶搞历史人物以赚人气。其实,这种消极地、荒诞地、丑化地对待历史文化人物的行为,并不仅限于此。今年2月初,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全国首款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发行。这套彩票名为“中华名人———孔子”,把历史文化名人与商业彩票捆绑在了一起。这是以古圣先贤代言彩票销售,还是把历史人物推向了欲望财富的泥淖?有的文化批评者说得好:用孔子这个名字卖彩票,就等于把孔子彩票和东坡肘子、万三猪蹄相提并论了,是对圣人的亵渎,是对人类应有的敬畏之心的破坏,所以,圣人、孔子,这么对我们有用的美好的价值,我们怎么能用来轻薄地娱乐、浅薄地兑换成金钱呢?发行孔子彩票,是将中华文化的最后一点颜面丢尽了……

 

  再看看我们今天的文化,植入广告无孔不入,商业大片噱头乱飞,一个个作家富豪榜争相登场,一座座恶俗建筑挑战着人们的视觉,传统节日变成了“吃”节和“黄金周”,文化创意产业园背后是圈地大搞房地产……“摆阔、夸富、拜金、显摆、张扬、挥霍,从面子工程到城市审美,如今的文化圈充满着‘暴发户’式的张扬。我们的文化被钱收买了,我们反过来又拿文化卖钱,这是多么可怕的恶性循环!

 

  这是今年的两会上,文化名人冯骥才谈到了如今文化圈中的一些现象。这也是文化的一种怪现象,可悲的现象。这种文化,已经看不到所呈现出来的内在的信念,精神的向往,理性的光辉,人文的慰藉,诗性的升华,灵魂的安妥……等等这些文化的本质意义,文化已经被一扫而空,你说它已经没有了文化的“尊严”,又能说些什么?

 

  文化方面的专家说,人是文化的存在。这告诉我们,我们既是为文化所塑造,我们又创造着文化,这决定于我们的文化态度。那文化是什么呢?文化,就是一套历史性发展的社会标准和仪式的系统,这些标准和仪式被一代代地传下来,因为,在感情上它们是被认为有价值的。这就是文化的“价值”,这就是文化的“尊严”。很显然的是,正常的和健康的人能够判断和鉴定出哪些东西是具有高度价值和尊严的,他们为它而活,甚至为它而死……今天我们看见的巴黎雍容美丽一如以往,是因为,占领巴黎的德国指挥官在接到希特勒“撤退前彻底毁掉巴黎”的命令时,决定抗命不从,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保住了一个古城。梁漱溟在日本战机的炮弹在身边轰然炸开时,静坐院落中,继续读书,思索东西文化和教育的问题。两者后果或许不同,抵抗的姿态一致,对“价值”和“秩序”有所坚持。抵抗的力量所源,就是文化。这两个文化故事,不是最好地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什么是文化的“尊严”?

 

  所以,这就很清楚了,文化的“尊严”就是:文化是对非功利性的探求,是对真实性的关注,是对普遍性的向往,是对参与的需要,是对高雅、深刻、创造性的要求,对人格提高的期望。文化是寻求幸福的形式之一,是我们通向高尚的生活形式。文化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向更高、更完善的理想的共同努力向上的追求,这种理想赋予生命以真正的崇高意义,这种文化超越了人文主义乃至人道的文化,并且是沿着许多伟大思想家的航迹前进的……

相信吧,中国文化将带领世界走出2012的泥潭,走向春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