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新帐号
10分钟建站
社区服务
银行
邀请注册
勋章中心
道具中心
论坛电视
轻松转换
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标签排行
站长大会
帮助
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门户
论坛
图酷
资讯
群组
帖子
日志
用户
版块
群组
帖子
搜索
蓝色天空
水墨江南
wind
zw99999
wind8green
>
云贵文化
>
贵州侗族的死亡文化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2419
阅读
0
回复
贵州侗族的死亡文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
秦汉大将军
UID:397
注册时间
2010-02-08
最后登录
2019-05-20
在线时间
490小时
发帖
1009
搜Ta的帖子
精华
1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蜘蛛侠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
知道了
发帖
1009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8-28
贵州侗族的死亡文化
今夏八九月间,我在
贵州
山区一个
侗族村寨
生活了几个星期,领略了至今仍然保持着农耕文化的独特的侗族文明。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村民们对待死亡的文化。
在位于山区、地图上找不到的美丽侗族村庄——“地扪”,每个人都在村子周围的山里分有一片树林。侗族人盖房子、做棺材就全靠这些树木了。侗族至今仍然实行土葬,“入土为安”是人生走到尽头以后的最后一件大事,因此,棺材被当地人尊称为“寿木”。
每个生命降临到
侗族
家庭后,父母就开始在自己的那片树林里,留意适合给孩子做寿木的树,不但需要是特别的品种,而且在树的根部要有一个三角的突起,以便将来做成棺材后,在头部形成一个天然的盖子。找到合适的树后,父母会在上面用镰刀刻上一个特殊的记号,从而让它得到作为“寿木”应得的保护,不会遭到砍伐。这棵负有重要使命的寿木和孩子一起长大,直到孩子五六十岁,树也长到需要两个成年人合抱的程度,才会被砍伐回来,由村子里唯一的一个专门制作棺材的木工师傅制作成品。地扪村的棺材都是一个样式,看上去像只一头翘起的
元
宝。
和世界上所有的农耕文明一样,侗族文化也是非常重男轻女的。侗族的父母只给出生的男孩子和儿子将来的媳妇挑选和保留寿木,女儿就没有这个待遇。在多子的家庭,侗族父母实行公平合理的方式来分配寿木:地扪小学的吴副校长家里就有四兄弟,今年42岁的他是家里的老二,他家有一棵从爷爷辈传下来的,树龄超过百年的老树,需要好几个人才
合抱得过来,是吴副校长家的骄傲,其它三颗寿木则相形见绌。在那棵几乎长到天上去的大树前,我很好奇,难道他们四兄弟不会为了争这棵宝贝而打起来吗?“不会!”答案很坚定,理由也同样有说服力:如果家里有几个儿子的话,智慧的侗族文化有非常好的分配方式,树木的大小质地有好坏,人的寿命也有长短,那么,最早去世的那个兄弟就可以得到最好的寿木。这样的分配方式,可以说是用生命见证出来的公平。
随着时代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等因素,侗族年轻的父母也开始给女儿挑选寿木了。原因各异,有的是生了两个女儿后不可以再生,于是希望有一个女儿将来可以招女婿给自己养老;有的则担心如果女儿嫁到城里而城里人没有树……
死亡是
侗
族村民每天都在坦然面对的一件事情,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当他们去田里干活的时候,会路过自己的寿木,看着这棵树一天一天长大,就象看见死亡在一天一天临近。当他们五
、
六十岁,生命接近尾声的时候,这棵寿木被砍伐下山,制作成棺材,放在村子里随便一户人家的粮仓下备用。
如果你有机会去地扪村,或者任何一个侗族的村寨,聊聊家常之后,如果碰到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会发现他们将很乐意带你去看他/她的棺材,然后顺手扫扫上面的灰尘,动作潇洒,态度轻松。
作者:邬东言
共
条评分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回复
举报
分享到
淘江湖
新浪
QQ微博
QQ空间
开心
人人
豆瓣
网易微博
百度
鲜果
白社会
飞信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http://www.zw99999.com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
或
注册
进入高级模式
文字颜色
发 布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一个
下一个
隐藏
快速跳转
名师工作室·文化教学联盟
文教联盟
工作室名家
工作室主持人
文化作文·大决赛
全国大初赛
全国总决赛
全球总决赛
课题中心
课题论文
课题活动
理论探讨
文化中心•主流文化
文化反思
教育文化
科技文化
未来文化
热点文化
历史文化
文化国学
艺术文化
文化争鸣
铁血文化
学术文化
商业文化
两性文化
宗教文化
西方文化
亚洲文化
养生文化
中师文化
文化中心•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
赣文化
燕京文化
岭南文化
荆楚文化
巴蜀文化
吴越文化
中原文化
西域文化
三秦文化
闽南文化
三晋文化
徽州文化
云贵文化
齐鲁文化
文化阅读
文化诗歌
文化美文
文化作文·大考场
文化素材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优秀习作
应试绝技
课件中心
小学课件
初中课件
高中课件
课件素材
应试中心
高考通道
中考通道
教学中心
英语学科
文科教学
理科教学
综合学科
工作室•满分作文
初中
小学
高中
视频中心
全国七届大赛教学视频(大足)
全国八届大赛教学视频(江津)
总决赛游学培训教学视频
全国九届大赛视频(张家界)
全国十届大赛(千年古镇白沙)
数字中心
数字中心
创作中心
散文
小说阅读
关闭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