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4193阅读
  • 3回复

(学运历史)古代那些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48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1-01

曹魏景元三年(262年),以嵇康为首的玄学阵营摊上了大事:山东东平人吕巽迷奸了弟弟吕安的美貌妻子徐氏。由于吕安不依不饶,导致徐氏羞惭自尽。在嵇康以“家丑不外扬”为据的斡旋下,吕氏兄弟最终握手言和。

谁也没有料到,吕巽得了便宜还卖乖,反诬弟弟“挝母”,这在举孝廉时代,可是了不得的恶行!司马昭据说很生气,后果倒也没那么严重,看在吕安老爹——原冀州牧吕昭的份上,将熊孩子流放了事。

如果就此画上句号,还算不上悲剧,问题出在一封嵇康的公开信《与吕长悌绝交书》上,吕长悌,即吕巽。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不待见一个人,今后不谋面也就是了,何必宣之于口、行之于文、公告天下呢?再说此案已然结案,而且是司马昭钦定的,这不是打了司马昭的脸吗?这次,司马昭真的生气了,后果真的很严重,嵇康被请进了看守所,连带吕安一起斩立决。

嵇康到底是名人,若在今天,注定是大V、嘴炮之流,粉丝绝对少不了。这不,听说他脑袋不保,太学生们没心思功课了,纠结三千人走上街头,要求朝廷赦免嵇康死罪,还吵吵说,他若不做我们的老师,谁还有资格呢?但没有丝毫效果,司马昭根本不理会学生们的诉求,照样举起了屠刀。

这是何故?

如果学生的诉求,集中在赦免嵇康死罪上,那就简单多了,也有回旋余地——死罪免了,还可以治活罪嘛。司马昭为了迎合舆论,收买人心,未必不会网开一面,比如不杀头,处以其他的刑罚,双方都有台阶。但学生们显然欠考虑,在保命尚且未知的情况下,就进一步要求让嵇康当太学教授,把司马昭逼进了死胡同:此人已然是个异己分子,号召力又如此巨大,若再让他进入太学这个言论高地,那还了得?

史迹昭然,司马昭不会不知道数十年前太学生郭泰等人抨击宦官集团,“诸生三万余人”群体响应的那一幕,党锢之祸一旦铸成,朝野动荡、政局失控,怕还是次要的,历史污点可就背定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至此,嵇康非死不可,“一曲《广陵》究可哀”。发生在魏晋时代的这次学运,以失败收场。

宋代也发生过数起学运,其中一次,让学潮领袖陈东吃了大亏。

钦宗皇帝在位共计才14个月,陈东就组织过五次学潮,前四次成功剪除了蔡京、童贯等“六贼”,第五次闹得最凶,为了让李纲复职抗金,他组织了数百名太学生到皇宫圣殿宣德门外请愿,此举吸引了数万军民参加,导致首都行政基本瘫痪,还发生了打砸抢事件,如“京师浮浪不逞之徒,乘民杀伤内侍攘中,劫掠内侍十余家,取其金帛”。

陈东历次死磕,倒也不忘坚守“非暴力”原则,但第五次学运中出现了“利用”学潮的捣乱分子,局面失控,出乎他的意料。但陈东敢做敢当,面对“以忠义胁天子”的指控,面对杀死内侍数十人的严重后果,有人劝他逃走,他却坦言:“君何言之谬邪,吾去,则君等戮矣,顾君等何罪?吾今至是头已在地矣。”但宋钦宗对陈东始终没起杀心。

建炎元年(1127年),高宗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一度任命李纲为相,藉以招徕人望,然李纲任相仅七十五日即遭罢免。于是,陈东第六次上疏,要求罢黜投降派宰执黄潜善与汪伯彦,再相李纲。蹊跷的是,此次参加的人数极少,仅有布衣士子欧阳澈响应。这么一个小小的政潮,宋高宗居然开了杀戒,将二人斩于东市,不免令人狐疑。

宋代有“不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人”的祖训,就因言获罪而言,徽宗朝下手够狠的了,蔡京等人屡次要求杀一儆百,宋徽宗均未同意。如针对花石纲弊政,太学生邓肃献诗讽谏,蔡京就建言:“不杀邓肃,恐浮言乱天下。”但徽宗却说:“这倒是个忠臣!”最后取消学籍,让邓肃回去种地。

邓肃事件发生不满十年,却惊现陈东之死,我们有理由做出如下推测:陈东此次的诉求存在问题,过于偏执不合时宜。

李纲诚然有威望,但并未有效扭转当时危局,苦苦支撑,亦无非让宋廷再苟延残喘一些时日罢了。宋高宗屁股还没坐热,他可不想让刚刚成立的小朝廷变成短命鬼,能够议和,可保皇位;不能议和,那就南下再南下,这种心思显然与李纲的就地组织抗金、重整朝纲的主张是南辕北辙的。另外,靖康元年的“暴乱”刚过去不久,是个皇帝都会担心再次激起伏阙式民变,小朝廷已禁不起折腾。

有趣的是,绍兴四年(1134年),高宗下诏给陈东、欧阳澈二人平反:“古有良臣与忠臣之别,你陈东,你欧阳澈,怕是要做忠臣吧,你们倒做了忠臣,让朕背了杀士的骂名。”承认陈东等人出发点是好的,忠君爱国没有错,但能否考虑一下时势与皇帝的处境呢?

不能不指出的是,陈东诉求的失误,不唯祸及自身,亦给予南宋朝廷血腥镇压太学生运动的口实。这个口子一撕开,此后权贵们再无所忌惮,对上书言事的太学生,或“捕置之狱”,或“押送贬所”,或直接动刀子,如史弥远曾以“叛逆罪”处决武学生华岳、太学生潘壬、潘丙等人。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48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1-01

古代史上的学生运动! 提及学生运动史,一般都从“五四”说起。其实,学生运动的历史可前溯到古代社会,而且不乏先例,至有规模、声势超过“五四”者。

西汉:围住丞相又向皇帝上书历史上学生运动的发端,在距今二千年前的西汉末年。汉哀帝当政时,朝政黑暗,天灾人祸接踵,激起民怨鼎沸。这个昏君置若罔闻,更养了个男宠董贤,又封官赐爵,委以重任。出身名儒的谏大夫鲍宣上书,痛陈百姓面临“七亡”“七死”,请求哀帝摒斥董贤等群小,拯救民生。哀帝无动于衷,只是感于这位臣下的忠心,提升他当了掌京师巡警之责的司隶。是小人当道的丞相孔光巡视皇家陵园时,其属官驾着马车在皇帝专用的御道上奔驰。鲍宣以为这违犯规制,乱了君纲臣纪,当即逮捕了孔光的属官,又将其车马没收。孔光又气又恨,去向哀帝告状,称鲍宣摧辱丞相。哀帝令御史查办,刚直不阿的鲍宣声言自己无错,闭门拒捕。兵丁破门而入,硬是把他抓走。御史以鲍宣“大不敬、不道”,奏请加以死罪。消息传处,都有为鲍宣叫屈者。京都最高学府太学里,有个叫王咸的博士弟子别出心裁,制作了大旗一面,高高扬起喊道:“欲救鲍司隶者,会此下。”(《汉书·鲍宣传》)当下就有一千多个太学生响应。

第二天清晨,太学生分作二路,一路等候在要道,待丞相孔光上朝的车驾经过时,一拥而上团团围住,声势汹汹诘责。另一路则到了皇宫外,上书给皇帝,要求开释鲍宣。哀帝算是接受了太学生的请愿,免去了鲍宣的死罪。北宋:陈东鼓众伏阙上书北宋末年,徽宗皇帝沉醉于声色犬马,任用蔡京、童贯等六人主持军政要务。这六个本都是奸佞之徒,朝野愤而斥为“六贼”。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底,金兵大举南侵。徽宗被其势汹汹吓破了胆,慌忙下了一道罪己诏,传位于儿子赵桓(即钦宗),自封太上皇当逍遥翁去了。钦宗继位,“六贼”仍居高位。

太学生陈东以大义感召同学,上书吁请清除“六贼”。尚书右丞李纲、知枢密院事吴敏等正直的大臣也都上奏,支持陈东之议。钦宗众志难违,下诏将“六贼”或处死,或流放。“六贼”倒台,陈东功推第一,由此扬名四方。金兵步步紧逼,东京告急。朝臣中分成两派,以“浪子宰相”李邦彦为首主张割地求和迁都,以李纲为首坚决主战。

京都百姓也不甘受金兵蹂躏。迫于军民抗战义愤,钦宗任命李纲为兵部侍郎,统领三军抗击金兵,保卫京师。金军兵临城下,统帅完颜宗望先作诱降。李邦彦以金兵势大为词,煽动钦宗妥协,抗金意志本就不坚的钦宗动摇了,派使出城议和。其间,宋将姚平仲率军夜袭金营,不料中伏大败,完颜宗望以宋朝议和无诚意为词,把尚在金营的宋使扣留。李邦彦等趁机发难,称夜袭失利致使者被扣罪在李纲,要钦宗罢免李纲以谢金人。

钦宗免去李纲本兼各职,又罢去了老将种师道的兵权。形势突变,京都危在旦夕。太学生们议论纷纷,群情激愤。人心可用,陈东登高鼓动同学:“为保京师家国,只有集群策之力,伏阙请愿,痛切陈词,奏请皇上摒除李邦彦,复李纲、种师道职。”太学生攘臂响应,公推陈东草拟请愿书。陈东直任不辞,须臾即成数百言,随即率太学生浩浩荡荡向皇宫进发。宣德门内外,甲士林立,如临大敌。陈东率众面向宫阙齐刷刷跪下,展开请愿书,朗声开读:“在朝之臣,奋勇不顾以身任天下之重者,李纲是也,所谓社稷之臣也!庸缪不才,动为身谋不恤国计者,李邦彦之流是也,所谓社稷之贼也……幸陛下即反前命,复李纲原职,以安中外之心……”钦宗看过陈东等书奏后未置可否,只是着人安抚劝归。

陈东以“须听陛下圣断而后回”拒绝,继续长跪不起。太学生伏阙上书飞传京都,各式人等奔走相告,成群结队赶来宣德门声援。这时,恰李邦彦出宫。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太学生一跃而起,拦住其去路手指口斥,历数其罪,多有挽袖抡拳欲殴国贼者。李邦彦吓得魂飞魄散,以袍袖护头逃返宫中,慌乱中官帽堕地,靴子脱落。

钦宗听说李邦彦被追打,又闻外边喧呼阵阵,不禁为之色变,使宦官传旨:“准陈东等所请。”听了传旨,有些太学生准备散去,陈东制止说:“安知非伪耶?须见李右丞、种老将军复职受命乃归。”钦宗果然使的是缓兵之计,见太学生聚集不去,索性传旨:“李纲用兵失利,不得已而罢之,俟金兵退后再行复职。”此言一出,全场大哗。吶喊声中,太学生冲进丹墀上的鼓堂,擂击皇帝用作听取臣民谏议的登闻鼓,至鼓皮洞穿!开封府尹王时雍赶来弹压,厉声呵斥。太学生冲上去要打他,王时雍见势不妙,飞马逃遁。负保卫宫禁之责的殿帅见状,担心发生变故,忙奏请钦宗即复李纲官职。

钦宗踌躇再三,终于允诺,传谕陈东等:“朕即刻宣李纲入朝,官复原职。”李纲至,太学生欢声雷动,让开一条大道。他们又大呼要见种师道复职,钦宗只得宣召种师道进宫,当种师道乘着轿子到达时,太学生围上前去,掀开轿帘,见果是种老将军,又是一阵欢呼。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48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0-01-01

东汉时期的太学生运动受到史家比较多的关注。东汉后期,士大夫中形成了以品评人物为基本形式的政治批评的风气,当时称为“清议”。太学成为清议的中心。太学清议,是中国古代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的比较早的史例。所谓“豪俊之夫,屈于鄙生之议”(《后汉书·儒林列传下》),“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后汉书·党锢列传》)的情形,体现出黑暗政治势力因太学生的议政运动,被迫有所收敛。当时郡国学的诸生,也与太学清议相呼应,形成了更广泛的舆论力量。

我们看到,太学生以“先锋”角色表现出“英勇”的史例,更鲜明地表现于窦武之难发生时敢于奋起武装抗争的情节。汉灵帝建宁元年(一六八),知识界的代表太傅陈蕃与大将军窦武起用李膺和其他被禁锢的名士,密谋诛杀宦官。宦官集团抢先动作,利用以往对禁军的控制,迅速瓦解了窦武率领的军队,窦武终被杀害。《后汉书·陈蕃传》记载:“(陈蕃)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后汉纪》卷二三说,这支临时组成的武装队伍入承明门后,又直抵尚书门:“到承明门,使者不内,曰:‘未被诏召,何得勒兵入宫?’蕃曰:‘赵鞅专兵向宫,以逐君侧之恶,《春秋》义之。’有使者出开门,蕃到尚书门。”最终“剑士收蕃”,“遂送蕃北寺狱”。这八十余名“拔刃”“入宫”的勇敢的“诸生”们也应当陷于悲剧结局。吕思勉《秦汉史》就此分析说:“则汉世儒生,不徒主持清议,并有能奋身以赴国难者矣。”

  应当指出,就东汉太学生的集体请愿而言,永兴元年事也并不是“第一次”。还有更早的发生于汉光武帝建武年间的史例。《后汉书·儒林列传上·欧阳歙》记载:名儒欧阳歙下狱,“诸生守阙为歙求哀者千余人,至有自髡剔者”。看来,有人以为“太学生在政治活动中所表现的热忱与积极”,仅仅只“是汉末不容忽视的现象”的看法。

其实,关于“太学生在政治活动中所表现的热忱与积极”的历史记录,甚至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吕思勉还注意到,早在西汉,已经发生过太学生请愿运动。他写道:“今世学校,有所谓风潮者,汉世即已有之。”并举《汉书·鲍宣传》所见太学诸生为营救鲍宣,拦截丞相乘车,并守阙上书事(《秦汉史》,下册,719页)。田昌五、安作璋也对这一历史事件有所关注,指出:“由于太学生中不少人来自地主阶级的下层,对外戚、宦官集团的横行无忌和瘫残腐化十分不满,因而不断酝酿着反对当权集团和改良政治的运动。西汉哀帝时,他们曾声援因反对丞相孔光而获罪下狱的司隶校尉鲍宣。”

 汉哀帝执政时期发生的这起政治事件,见于班固《汉书·鲍宣传》的记述。丞相孔光负责四时巡视先帝园陵,可能由于职任特殊的缘故,属下官吏获准通行于驰道中道。鲍宣以京师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的身份,缉查违禁行驰道中的行为,指令吏员制止丞相掾吏通行,并没收其车马。鲍宣以行为冒犯宰相受到追究,由御史大夫处理。有关官员到鲍宣府上逮捕其随从吏人,鲍宣紧闭大门,拒绝放行。于是因阻止皇帝使者,不遵守臣下礼节,大不敬,不道的罪名,鲍宣被投入主管司法的廷尉部门的监狱。随即发生了太学生支持鲍宣的情愿。“博士弟子济南王咸举幡太学下,曰:‘欲救鲍司隶者会此下。’诸生会者千余人。朝日,遮丞相孔光自言,丞相车不得行,又守阙上书。上遂抵宣罪减死一等,髡钳。”他们在上朝的日子拦截丞相孔光的乘车,同时在皇宫门口集会上书。汉哀帝于是不得不从宽处置鲍宣。

  王咸的行为,标志性的动作就是“举幡”。“举幡”,也就是在当时的公共行为中举起了富有号召性的旗帜。

 《后汉书·虞诩传》记载,汉顺帝时代,司隶校尉虞诩因与利用权势、贪赃枉法的宦官首领张防抗争被治罪。执政集团上层就此发生争议,汉顺帝犹疑不决,随即发生了为虞诩“诉言枉状”的请愿:“于是诩子与门生百余人,举幡候中常侍高梵车,叩头流血,诉言枉状。梵乃入言之,防坐徙边,贾朗等六人或死或黜,即日赦出诩。程复上书陈诩有大功,语甚切激。帝感悟,复征拜议郎。数日,迁尚书仆射。”虞诩最终得以“赦出”,张防等受到惩处,也是因为成功的请愿。不过,与王咸为鲍宣组织的请愿不同,发起者是虞诩的儿子虞,参与者也并非太学生,而是“门生百余人”。“诉言枉状”的对象,竟然是对皇帝有影响的宦官首领“中常侍高梵”。而事情的转机,确实发生于高梵“入言之”之后。然而,一种共同的举动——“举幡”,却使我们注意到这起得以“即日赦出诩”的请愿行为与“王咸举幡”事的一致之处。

太学生中虽然相当一部分人出身于官僚富户阶层,和官僚士大夫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但是他们少年英锐,思想较为新进,言行较为勇敢,又以尚未跻身于官场的身份,和民间有比较多的接触,对于弊政的危害,也有直接的感受。他们以特殊的视角观察到社会矛盾的激化,因而对汉王朝面临的严重危机,可以获得比较清醒的认识。太学生站在社会上下阶层之间的特殊立场,使得他们代表的舆论倾向具有某种公正性。

后世舆论对“举幡”事迹的追怀,体现了王咸壮举的长久的历史影响。也体现了“举幡”行为在相当宽广的社会层面形成的文化震动。翦伯赞讨论东汉末年的政治文化形势时,注意到“在野的处士、在朝的中下级官吏和太学的一部分学生这三种力量之平行发展,相互声援”(《秦汉史》,408页)。王咸“欲救鲍司隶者立此幡下”呼声所引起的后世的思想共鸣,依然主要发生在“在野的处士、在朝的中下级官吏和太学的一部分学生”这一社会层次中。

  清朝乾隆帝《评鉴阐要》卷二“下司隶鲍宣狱纲”题下写道:“丞相官属不法,司隶钩止,职也。乃不问孔光,反捕从事,倒置已极。在孔光固不肯自劾,以免宣罪,但彭宣素称贤者,又为御史大夫,而有意脂韦,以闭距诏使曲为周内,鄙矣。驯致举幡太学,俨如聚众,当时之政,尚可问哉。”论者指责孔光、彭宣等,又批评“当时之政”,然而所谓“举幡太学,俨如聚众”,与历代文献中常见议论的价值取向有所不同。这可能是因为身为帝王,对于“聚众”而形成对最高执政者的压力,怀有本能的戒心和敌意的缘故。

还有一种对这种“聚众”抗议行为表现出否定态度的人,也出现于在野士人即“处士”之中。东汉末年,名士申屠蟠多次不就辟举。《后汉书·申屠蟠传》还记录了他对于与迫害先进士人的“党锢”案相联系的太学生运动的态度:“先是京师游士汝南范滂等非讦朝政,自公卿以下皆折节下之。太学生争慕其风,以为文学将兴,处士复用。蟠独叹曰:‘昔战国之世,处士横议,列国之王,至为拥彗先驱,卒有坑儒烧书之祸,今之谓矣。’乃绝迹于梁砀之间,因树为屋,自同佣人。居二年,滂等果罹党锢,或死或刑者数百人,蟠确然免于疑论。”申屠蟠认为,汉末士人“非讦朝政”的舆论形势,将导致“坑儒烧书之祸”的复演。而太学生的参政热情,也是否定的对象。后世一些学人对于申屠蟠政治表现和人生态度所谓“乱世保身”(《朱子语类》卷一三五)、“全身远害”(〔元〕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卷上)、“知几而深致”(〔元〕刘埙:《隐居通议》卷一一)、“卓乎其不可及已”(〔宋〕熊节:《性理群书句解》卷八)、“士之有识者可贵矣夫”(〔明〕崔铣:《士翼》卷三《述言中》)等赞美,当然也是对“处士横议”的否定。

  “王咸举幡”这样的太学生的请愿,表现出了青年知识人作为执政集团的后备力量在进入官场之前即主动参与政治活动的社会责任心。这种责任的正义性长期受到肯定和赞誉。然而王咸们政治立场所决定的诉求内容和请愿方式的历史局限,也是显著的。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483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0-01-01
王咸举幡:舆论史、教育史和士人心态史的考察
(《读书》2009年6期)

王子今

  东汉时期的太学生运动受到史家比较多的关注。东汉后期,士大夫中形成了以品评人物为基本形式的政治批评的风气,当时称为“清议”。太学成为清议的中心。太学清议,是中国古代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的比较早的史例。所谓“豪俊之夫,屈于鄙生之议”(《后汉书·儒林列传下》),“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后汉书·党锢列传》)的情形,体现出黑暗政治势力因太学生的议政运动,被迫有所收敛。当时郡国学的诸生,也与太学清议相呼应,形成了更广泛的舆论力量。汉桓帝永兴元年(153),冀州刺史朱穆因打击横行州郡的宦官势力被治罪,罚往左校服劳役。“太学书生刘陶等数千人诣阙上书”,指责宦官集团的罪恶,赞扬朱穆出以忧国之心,志在肃清奸恶的立场,表示愿意代替朱穆服刑劳作。汉桓帝于是不得不赦免朱穆。(《后汉书·朱穆传》)汉桓帝延熹五年(162),一向“恶绝宦官,不与交通”的议郎皇甫规在论功当封时拒绝贿赂当权宦官,受到诬陷,也以严刑治罪,“太学生张凤等三百余人”又发起集会,“诣阙讼之”,使皇甫规得到赦免(《后汉书•皇甫规传》)。太学生以其活动的正义性受到黑暗势力的敌视。汉灵帝熹平元年(172),因朱雀阙出现匿名书,指斥宦官专权,主持清查的官员四出逐捕,收系太学生竟多至千余人。永兴元年和延熙五年的太学生运动,翦伯赞称之为“两次大规模的政治请愿”。他在《秦汉史》一书中指出:“由此看来,当时的太学生是以何等英勇的姿态,出现于东汉末年的历史。”“当时的太學,便变成了小所有者政治活动的中心。”翦伯赞还写道:“知识青年,往往出现为革命的先锋,这在中国史上,也是屡见不鲜的。而中国的知识青年第一次出现于政治斗争的前线的,便是东汉末的太学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07页至第408页)
  我们看到,太学生以“先锋”角色表现出“英勇”的史例,更鲜明地表现于窦武之难发生时敢于奋起武装抗争的情节。汉灵帝建宁元年(168),知识界的代表太傅陈蕃与大将军窦武起用李膺和其他被禁锢的名士,密谋诛杀宦官。宦官集团抢先动作,利用以往对禁军的控制,迅速瓦解了窦武率领的军队,窦武终被杀害。《后汉书•陈蕃传》记载:“(陈蕃)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后汉纪》卷二三说,这支临时组成的武装队伍入承明门后,又直抵尚书门:“到承明门,使者不内,曰:‘未被诏召,何得勒兵入宫?’蕃曰:‘赵鞅专兵向宫,以逐君侧之恶,《春秋》义之。’有使者出开门,蕃到尚书门。”最终“剑士收蕃”,“遂送蕃北寺狱”。这80余名“拔刃”“入宫”的勇敢的“诸生”们也应当陷于悲剧结局。吕思勉《秦汉史》就此分析说:“则汉世儒生,不徒主持清议,并有能奋身以赴国难者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下册第720页)
  应当指出,就东汉太学生的集体请愿而言,永兴元年事也并不是“第一次”。还有更早的发生于汉光武帝建武年间的史例。《后汉书•儒林列传上•欧阳歙》记载:名儒欧阳歙下狱,“诸生守阙为歙求哀者千余人,至有自髡剔者。”看来,有人以为“太学生在政治活动中所表现的热忱与积极”,仅仅只“是汉末不容忽视的现象”的看法(于迎春:《秦汉士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80页),也是不准确的。
  其实,关于“太学生在政治活动中所表现的热忱与积极”的历史记录,甚至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吕思勉还注意到,早在西汉,已经发生过太学生请愿运动。他写道:“今世学校,有所谓风潮者,汉世即已有之。”并举《汉书•鲍宣传》所见太学诸生为营救鲍宣,拦截丞相乘车,并守阙上书事(《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下册第719页)。田昌五、安作璋也对这一历史事件有所关注,指出:“由于太学生中不少人来自地主阶级的下层,对外戚、宦官集团的横行无忌和癱残腐化十分不满,因而不断酝酿着反对当权集团和改良政治的运动。西汉哀帝时,他们曾声援因反对丞相孔光而获罪下狱的司隶校尉鲍宣。”(田昌五、安作璋:《秦汉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86页)
  汉哀帝执政时期发生的这起政治事件,见于班固《汉书•鲍宣传》的记述。丞相孔光负责四时巡视先帝园陵,可能由于职任特殊的缘故,属下官吏获准通行于驰道中道。鲍宣以京师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的身份,缉查违禁行驰道中的行为,指令吏员制止丞相掾吏通行,并没收其车马。鲍宣以行为冒犯宰相受到追究,由御史大夫处理。有关官员到鲍宣府上逮捕其随从吏人,鲍宣紧闭大门,拒绝放行。于是因阻止皇帝使者,不遵守臣下礼节,大不敬,不道的罪名,鲍宣被投入主管司法的廷尉部门的监狱。随即发生了太学生支持鲍宣的情愿。“博士弟子济南王咸举幡太学下,曰:‘欲救鲍司隶者会此下。’诸生会者千余人。朝日,遮丞相孔光自言,丞相车不得行,又守阙上书。上遂抵宣罪减死一等,髡钳。”他们在上朝的日子拦截丞相孔光的乘车,同时在皇宫门口集会上书。汉哀帝于是不得不从宽处置鲍宣。
  王咸的行为,标志性的动作就是“举幡”。“举幡”,也就是在当时的公共行为中举起了富有号召性的旗帜。
  《后汉书•虞诩传》记载,汉顺帝时代,司隶校尉虞诩因与利用权势,贪赃枉法的宦官首领张防抗争被治罪。执政集团上层就此发生争议,汉顺帝犹疑不决,随即发生了为虞诩“诉言枉状”的请愿:“于是诩子顗与门生百余人,举幡候中常侍高梵车,叩头流血,诉言枉状。梵乃入言之,防坐徙边,贾朗等六人或死或黜,即日赦出诩。程复上书陈诩有大功,语甚切激。帝感悟,复征拜议郎。数日,迁尚书仆射。”虞诩最终得以“赦出”,张防等受到惩处,也是因为成功的请愿。不过,与王咸为鲍宣组织的情愿不同,发起者是虞诩的儿子虞顗,参与者也并非太学生,而是“门生百余人”。“诉言枉状”的对象,竟然是对皇帝有影响的宦官首领“中常侍高梵”。而事情的转机,确实发生于高梵“入言之”之后。然而,一种共同的举动——“举幡”,却使我们注意到这起得以“即日赦出诩”的请愿行为与“王咸举幡”事的一致之处。
  太学生中虽然相当一部分人出身于官僚富户阶层,和官僚士大夫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但是他们少年英锐,思想较为新进,言行较为勇敢,又以尚未跻身于官场的身分,和民间有比较多的接触,对于弊政的危害,也有直接的感受。他们以特殊的视角观察到社会矛盾的激化,因而对汉王朝面临的严重危机,可以获得比较清醒的认识。太学生站在社会上下阶层之间的特殊立场,使得他们代表的舆论倾向具有某种公正性。
  太学生们所接受的儒学教育中民本思想的积极因素,也对他们积极的政治意识、正义的情感倾向以及政争中“英勇的姿态”,发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也许是执政集团上层官学教育的设计者和推进者起初没有想到的。
  据荀悦《前汉纪》卷二九的记录,“王咸举幡”故事发生在汉哀帝建平四年,也就是公元3年。这一事件的发生,距离汉武帝兴太学不过127年。按照《汉书•武帝纪》的记载,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通常认为这就是太学制度确立的标志。应当注意到,汉武帝时太学规模,只有博士弟子员50人。汉昭帝时,增加到100人。汉元帝“更为设员千人”。《汉书•儒林传》记载,“成帝末,或言孔子布衣养徒三千人,今天子太学弟子少,于是增弟子员三千人。岁余,复如故。”即使“王咸举幡”时太学仍然有“弟子员三千人”,“诸生会者千余人”的情形,依然表现出王咸惊人的号召力以及“诸生”们极高的参与比率。当然,也不能排除“诸生会者”包括太学以外知识人的可能。《后汉书•翟酺传》:“孝宣论六经于石渠,学者滋盛,弟子万数。”李贤注:“昭帝时博士弟子员百人,宣帝末增倍之,元帝时诏无置弟子员,以广学者,故言以万数也。”东汉人言汉元帝时太学“弟子万数”的说法,可能并不确实。而即使当时太学真的有“弟子万数”,“诸生会者千余人”的参与程度,依然是惊人的。
  考虑到“王咸举幡太学下”,“诸生会者千余人”时太学的规模,自然会理解这一情形与东汉晚期“太学生张凤等三百余人”、“太学书生刘陶等数千人”的行为以“诸生横巷,为海内所集”(《后汉书•翟酺传》),“诸生三万余人”(《后汉书•党锢列传》),“游学增盛,至三万余生”(《后汉书•儒林列传上》)为背景,是有所不同的。
  “王咸举幡太学下”事迹,在后来的士人心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记忆。
  宋代学者黄震写道:“太学举幡,已验乌台之风采。”(《谢黄提举升陟》,《黄氏日抄》卷九三)方秋崖笔下也可见“有六馆举幡之勇”的赞语(《代回何总领》,《翰苑新书》续集卷一二)。又如孙觌《谢万侯相启》以“诸生举幡而来”与“大臣按剑而怒”为对(《鸿庆居士集》卷一七),又李曾伯“大学举幡,共仰典刑之旧”(《桂林鹿鸣宴》,《可斋杂藁》卷二二),曹彦約“人千余而举幡,共推经济”(《答江西帅真舍人启》,《昌谷集》巻六),谢枋得“举幡帝阙下,则王咸之气节。”(《回主簿交代札》,《迭山集》卷四)孙梦观“晨入而倡举幡之义”(《建阳邓宰盈之》,《雪窗集》附录《墓志铭》),马廷鸾“慷慨举幡之谊,六馆在其下风”(《陈宜中除国子录制》,《碧梧玩芳集》卷四)等,都正面借用“王咸举幡”典故。元人牟巘所谓“太学诸生,犹记举幡之日”(《通刘提举启》,《陵阳集》卷一九),清人吴绮所谓“举幡汉阙,慷慨而明司隶之冤”(《翁苍牙见山楼诗集序》,《林蕙堂全集》卷三)等,也都是同样情形。“王咸举幡”得到肯定的历史评价。
  宋人宋祁有这样的诗句:“光华覆盆日,哆侈谮人星。”“无人举幡救,挥涕望明庭。”(《泌阳王介夫》,《景文集》卷二○)对“举幡”行为表达了内心的怀念。刘克庄则屡有文字追慕“举幡”事。如《贺范左相》:“必能容折槛之人,必不罪举幡之士。”(《后村集》卷二七)《回卓教得吉》:“举幡而集阙下,不亦壮哉;衣锦而还故乡,可谓荣矣。”(《翰苑新书》续集卷一二)《方阁学墓志铭》:“自公去国,大臣之明扬,近臣之密启,群人之造辟,士人之举幡,皆曰公宜在天子左右。”(《后村集》卷四○)“士人之举幡”,被看作重要的政治舆论形式。又《挽陈师复寺丞二首》其一:“阙下举幡空太学,路傍卧辙几遗民。”(《后村集》卷九)又《杂咏一百首•何蕃》诗:“城去曾联疏,宣收亦举幡。向令无太学,安得有何蕃。”(刘克庄:《后村集》卷一○)已经明确指出了“太学”作为支持开明政风的舆论中心的作用。
  历代文人对“举幡”行为体现出的“壮”“勇”、“忠”“义”、“慷慨”“气节”的赞同和称颂,并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在政治史的记录中,我们还看到对“举幡”这种“激昻风节”表现的仿效和继承。
  据《宋史•王居安传》,直言谏臣罢官,“太学诸生有举幡乞留者。”名臣李纲政治生涯中,身世沉浮,也有类似“举幡”集会显示“民望”的情节。《宋史•聶昌传》:“李纲之罢,太学生陈东及士庶十余万人,挝鼓伏阙下,经日不退,遇内侍辄杀之,府尹王时雍麾之不去。帝顾昌俾出谕旨,即相率听命。王时雍欲寘东等狱,昌力言不可,乃止。”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四《四六用故事配今事》:“李丞相靖康初以主兵失利,既罢,而京师父老与太学士子伏阙下,挝鼓乞用。钦宗遣内侍宣谕已用,纲尚未退,暨召纲入。”汪藻《贺李纲右丞启》写道:“既名高而众媢,乃谗就而身危。士讼公寃,亟举幡而集阙下;帝从民望,令免胄以见国人。洊经艰难,益见奇伟。”(《浮溪集》巻二三《启》)这段文字,杨万里《诚斋集》卷一一五、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四、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等纷纷引录,可见影响之大。宋宁宗嘉定年间,“外患交攻,廷臣有以和战守三策为言者”,主战派袁燮辞归,“太学诸生三百五十四人作诗以送袁君曰:‘天眷频年惜挂冠,谁令今日远长安。举幡莫遂诸生愿,祖帐应多行路难。去草岂知因害稼,弹乌何事却惊鸾。韩非老子还同传,凭仗时人品藻看。”(《说郛》卷三八上张仲文《白獭髓》)也以对正义立场和勇敢精神的怀念,追述“举幡”故事。
  明人章懋《国子监策士》有一段慷慨激昂的文字:“前代太学诸生,有举幡而救鲍司隶者,有倡义而不污朱泚者,有杀身以争宰相之用舍者,有卷堂以论宰相之起复者,亦有优劣之差乎?诸君皆四海之英,由贡举而来,肯自处若人下乎?愿一吐胸中之奇,老夫当敛袵以拜下风。”(《枫山集》卷三《杂著》)石珤有《大学幡》诗:“博山炉小烟曲曲,汉鼎虽存已亏足。苍生但怨皇天痴,不信高安好皮肉。长乐宫中断袖起,相国府前人倒屣。关东王母正行筹,日下白虹空贯珥。东朝将相无所倚,何事复令司隶死。谁能砥柱障颓波,不若弹冠伏都市。孤幡扬扬生烈风,海内是非须有公。浮云蔽日不作回,天功正气自可凌。苍穹老臣若肯存,精忠遮道一言羞杀翁。”又有《再作太学幡》诗:“三尺布,踰仞竿。太学诸生朝举幡,谁其救者司隶冤。回天转日谅不难,请君先为遮道言。驰道不可行,使者安可闭。车马已没官,有过各宜悔。但愿相公屈于理,无使司隶屈于势,庶为邦家保亷耻。廉耻一坏公莫轻,拜尘颂功风始成。”(《熊峰集》卷八《七言古》)其中“孤幡扬扬生烈风”,“天功正气自可凌”句,表达了对“王咸举幡”的精神礼赞。
  后世舆论对“举幡”事迹的追怀,体现了王咸壮举的长久的历史影响。也体现了“举幡”行为在相当宽广的社会层面形成的文化震动。翦伯赞讨论东汉末年的政治文化形势时,注意到“在野的处士、在朝的中下级官吏和太学的一部分学生这三种力量之平行发展,相互声援”。(《秦汉史》,第408页)王咸“欲救鲍司隶者立此幡下”呼声所引起的后世的思想共鸣,依然主要发生在“在野的处士、在朝的中下级官吏和太学的一部分学生”这一社会层次中。
清乾隆帝《评鉴阐要》卷二“下司隶鲍宣狱纲”题下写道:“丞相官属不法,司隶钩止,职也。乃不问孔光,反捕从事,倒置已极。在孔光固不肯自劾,以免宣罪,但彭宣素称贤者,又为御史大夫,而有意脂韦,以闭距诏使曲为周内,鄙矣。驯致举幡太学,俨如聚众,当时之政,尚可问哉。”论者指责孔光、彭宣等,又批评“当时之政”,然而所谓“举幡太学,俨如聚众”,与历代文献中常见议论的价值取向有所不同。这可能是因为身为帝王,对于“聚众”而形成对最高执政者的压力,怀有本能的戒心和敌意的缘故。
  另一种对这种“聚众”抗议行为表现出否定态度的人,也出现于在野士人即“处士”之中。东汉末年,名士申屠蟠多次不就辟举。《后汉书•申屠蟠传》还记录了他对于与迫害先进士人的“党锢”案相联系的太学生运动的态度:“先是京师游士汝南范滂等非讦朝政,自公卿以下皆折节下之。太学生争慕其风,以为文学将兴,处士复用。蟠独叹曰:‘昔战国之世,处士横议,列国之王,至为拥篲先驱,卒有坑儒烧书之祸,今之谓矣。’乃绝迹于梁砀之间,因树为屋,自同佣人。居二年,滂等果罹党锢,或死或刑者数百人,蟠确然免于疑论。”申屠蟠认为,汉末士人“非讦朝政”的舆论形势,将导致“坑儒烧书之祸”的复演。而太学生的参政热情,也是否定的对象。后世一些学人对于申屠蟠政治表现和人生态度所谓“乱世保身”(《朱子语类》卷一三五)、“全身远害”(〔元〕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卷上)、“知幾而深致”(〔元〕刘壎:《隐居通议》卷一一)、“卓乎其不可及已”(〔宋〕熊节:《性理群书句解》卷八)、“士之有识者可贵矣夫”(〔明〕崔铣:《士翼》卷三《述言中》)等赞美,当然也是对“处士横议”的否定。
  “王咸举幡”这样的太学生的请愿,表现出了青年知识人作为执政集团的后备力量在进入官场之前即主动参与政治活动的社会责任心。这种责任的正义性长期受到肯定和赞誉。然而王咸们政治立场所决定的诉求内容和请愿方式的历史局限,也是显著的。他们只是在执政集团上层中寻求支持者。虞诩事迹中“诩子顗与门生百余人,举幡候中常侍高梵车,叩头流血,诉言枉状”的情节,也表现出这种抗争方式的消极特征。与宦官黑恶势力的斗争,却又需要取得另一部分宦官力量的支持。这一情形之久远而深刻的社会文化影响,可能也是关心中国历史文化的人们应当注意的。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