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3526阅读
  • 0回复

(城市文脉14)江津城史:470年历经11次修葺————江津老城的风水布局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48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10-08

江津城史:470年历经11次修葺
——江津老城的风水布局之二

江津历代文人对县城选址颇为骄傲,评价极高。

《民国江津县志》记载,清朝县长周宝生,通晓堪舆之学,曾经对人说:“津城不知建自何时,当时创修之人,具有卓越大智慧。对此,不详细讲述。看其地形走势,江津可永无兵灾。”

但很可惜,没有在县志上找到周宝生此人。

周铭祚《修迎恩门楼记》里,对江津风水也有讲述。

从龙脉看:“脉息自播(贵州遵义),攒笏插天,叠嶂披云,蓊匌(弥漫千里,直走江浒(江边)。逆折里许为县署(县政府所在地),再折为学宫(文庙)。城市龙脉从贵州遵义,千里而来,沉降江边。西折一里左右为县政府所在地,再南折为文庙。

从外围看:“顾鼎山如屏盖,大江环其后,状如几字。”气势磅礴,壮美异常。

从风水师角度来说:“山川形胜,堪舆氏恒艳称焉。”所有的风水师都艳羡称赞。

从成绩看:“考之盛时,户口、田赋、仕进、科名,不减他治。”人口、纳税、做官、科举等等,没有一项比其他县差。

获得这一切成绩的原因,皆是风水之功:“夫非山川间气有以培植之而然与?”这不是山川天地灵气培植之功么?

间气:运气的术语。间隔于司天和在泉左右的气。六气分治,在上者为司天,在下者为在泉,其余四气分司司天和在泉左右,称为间气。

简单说,间气也就是天地之气运,放大来看,就称为县运、族运、国运等。

所以,江津在与其他县比较:“必以予邑为称首。”

理所当然的第一名!牛呀!

甚至明清以前,江津的科举远胜重庆主城渝州。

宋代,重庆地区第一个建书院是江津,叫五举书院,时间是公元1008年。

第二个建书院,还是江津,叫五峰书院,时间是公元1064年。

当时省政府奉节,第三个建书院,叫静晖书院,是夔州知府状元王十朋同志,时间是公元1165年。

比江津晚157年,这是多少个代差呀?

江津人的骄傲,溢于言辞:此宝地,天赐也!

具体筑城年代,史料已无记载。虽然史载几江建县是公元967年,但筑城时间却无文献可考证。

《县志》只说“旧有土城,岁久倾圮。”

江津有文献记载470年城史,较大的筑城修城,大概有十一次。

一是明朝成化七年(1472年),这年有一个伟人出世,叫王阳明,集心学之大成者。这样就容易记得江津的具体筑城时间。

由于钱不多,东、西、南三面仍然是土墙。北面濒临长江,用条石砌成。所以,到成化辰卯(1483年),仅仅11年,城墙就坏了。

当时的县长黄昭,召集重修,一是增高城墙,二是在城墙上盖屋,可以防止雨水浸湿损坏。这是第二次。

可惜刚过7年,到正德庚午(1510年),又遇到曹甫作乱,县城被曹贼攻破。

这下好了,终于涉及战争了,再用土墙肯定不行了。当时的通判张曰善、训导钱濬,奉中央纪律检查小组组长都御史林俊、副组长副史何珊的命令,全部将土墙改为石头,高城岿然屹立,终于完成由土城到砖城的农转非质变这是第三次。

过了4年,明正德甲戌(1514年),县长杨威认为筑城太急,旧墙不牢固,许多地方崩塌,又请求上级领导,重新修筑。

这一次终于比较完善了。周围五里六分(2500米),高1.8丈(6米),门有9道,严重超越礼制,县级通常只4门。

有人猜测是当时风水师(或地方天官)认为此地风水特异,气象格局千里难寻,必制9门才合天意。故当时地方官员上报文件时,以风水师天意为据,才得到上级批准。否则,谁也不敢僭越礼制。而且《县志》确切记载,是“请于当道而筑之”,意思是向上级机关和领导请求,得到批准才执行。

地方学者以江津有宰相江渊,所以朝廷才未追究。中国历史上的宰相太多,但没有一个宰相可以僭礼,难不成出宰相的地方都可以建9门?

正常情况下,唯一能让朝廷认可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天意。而且必出自天官或风水师之口,而且天官或风水师,必在筑城前的祭祀中有异象,或者查脉卜地时有一套基于风水理论的说辞,才能提此要求。

这个理由,或者说这一异象,县志未载。

换一个思路,或者在明朝,对于重庆特殊地形,已经不再严格按照礼制来约束,更多是地形需要,而且这已经成为一种实事。比如重庆是17道门,9开8闭。合川12门,8开4闭。江津9门,4开5闭,南安、东阜、迎恩、西镇,以上四门现开;北固、通泰、嘉惠、临江、德胜,以上五门闭。

荣昌、南川、黔江、綦江、彭水均为4门。

忠县、丰都为5门。

所以,从整个重庆范围来看,城门数量受重庆地形影响,与宰相或天意,都无关。

江津9门,每门各建城楼,东、南、西三门更是修建了月城(就是瓮城),提升了军事防御能力。

邹鲁写的《筑城记》,就是针对此次而写,这是第四次,算是比较有档次了。

到明嘉靖己亥(1539年),县长杨元吉同志认为美观不够,在城墙上增修女墙石堞,让城墙更安全。这也算是大工程,这是第五次。

明朝五次修筑,城墙经受了近两百年时间检验,确实功在千秋。

康熙42年(1703年),县长王行恭,深通风水之术,认为城穴在迎恩门,必须作为政绩工程整理,于是捐出自己的工资,将迎恩门及城楼,修葺一新这是第六次,算专项维护吧。

乾隆31年(1765年),曾受一县长用公款在旧基上重修,仍然9道门,每道门都建城墩,增大规模,但将“西镇门”改为“来庆门”,“德胜门”改为“西成门”。这是第七次。

嘉庆9年(1804年),冰雹损坏城楼,县长徐鼎重修。这是第八次。

咸丰癸丑(1853年),县长程祖润在城墙周围增加三层条石的厚度,又增修女墙及东、南、西三道城门的月城。这是第九次,算是下了大功夫。

咸丰辛酉年(1861年),县长谈廷棫以邻县告警,在城东南西三面,深挖城濠,宽2丈(7米)左右,深1.8丈(6米)左右,濠沟边种植杨柳若干,增设大炮台8座,小炮台数十座。这是第十次,重点是护城河和炮台,增强防御能力。

光绪末年(1895年),南安门内醴泉井侧崩塌3丈多;民国十年(1921年),临江门城墙石坏,将倾塌,均由地方官用公款修复。此为小维护,可以不计。

民国5年(1916年),通泰、嘉惠、临江、西成四门,因城外居民火警,恐延及城内,地方官命拆毁城楼,后一直未修复。但城墙仍在。

民国18年(1929),张清平师长统一对城内道路进行拓宽改造,形成现在江津城内街道格局这是第十一次。

民国311942年),迎恩门外顺城街发生火灾,应市民要求拆除通泰门至迎恩门之间的城墙,改建为公路。

至此,古人眼里的江津老城颜面被毁,龙穴涅槃重生,江津扩容发展,老城寿终正寝

1472年建城,到1942年,合计470年,刚好整数,实属难得。

明朝进行5次大的修筑,基本成型。清朝进行5次大的增防,强化了城市防御能力。民国只有一次较大的城内改造,算是城市现代化工程吧。但破坏较多,最后老城形象终于被毁,龙穴涅槃,聚集能量,浴火新生,等待城市增容扩张,迎来新的发展。

1958年,县人民政府决定拆除城墙建环城公路,城墙完全除,只余县衙后面一段老城墙。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