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作文最具有前瞻性
代表了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方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中心主任 陈如平
各位教育同仁、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也没有什么重要讲话,在这里给大家唠唠家常。首先欢迎大家来到北京,来到我们百年学府清华。清华大家也知道,是汇集中西文化的中国最高学府。最近呢,也进入了这个世界百强大学。而且按照国家的这么一个目标,清华大学跟国内的众多高校一道在这里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型的、综合性大学,朝这个目标不断地在迈进。
那么在这个前提底下,我们在座各位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也汇聚到清华大学,来参加“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清华总决赛”,我觉得这是一个喜事,也是幸事。对我们个人的发展而言,也是一个非常大的事情。我想在我们成长过程当中,在我们整个这个人生记忆当中,会留下非常浓墨(重彩)的这么一个(印象)。
我想我们今天这个会意义非常之大,这个总决赛集全国各地初赛之精英,展当代学子之才气,传承世界先进文化价值观。我受大会组委会的委托,想给在座各位,特别是我们年轻同学来说上几句。我有三句话跟大家来交流:
第一句:文化作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利于我们同学的终生发展。
第二句:文化教学有广阔的文化视野、深刻的文化认知、强劲的文化穿透力,是回归生命本真的教育。
第三句:文化作文最具有前瞻性,是站在历史与时代的交汇点,扎根于文化生活土壤,代表了我们基础教育发展的一大方向。
那么在此前提下我还有三个命题,跟大家一起来交流。
我想作文不仅是作文问题,当然首先是作文问题。其实可能是一个按照一个新命题叫以文化人,在中间还有一个做人的问题。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对我们同学而言,就怎么来借助于文化作文和文化教学这么一个新的一个创造、新的一个创举,怎么来更好地学习好,把我们老师教育好,把我们的教育教学搞好。
我想文化作文大赛成功举办了八届,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影响之广啊,充分体现了文化作文和文化教学的影响力。那么从我们参赛的选手,包括我们背后还有更多这个参与文化教学、文化作文实验的这个学校而言,我想真说明了这个命题——文化教学和文化作文这个命题——它的生命力所在啊。也是由于这种生命力,使得受到我们各地各学校,包括我们同学们的这种热烈欢迎。
我想这中间围绕一个核心的话题,就是怎么来写作文的一个问题。我想中小学写作长期束缚于伪崇高的庸化和肤浅化、模式化的成分。为此写作训练不仅要扎根于生活厚土,还要把写作的根扎进文化的土壤,需要借助文化品质提升作文的内涵。用文化的眼光审视话题,用文化素材丰美话题,提炼生活中的文化物象与文化场景,让文章充盈文化精神与文化情感。现在充盈文化精神的真文化作文风靡全国,抢占了我们学校教育的阵地,俨然成为了一种风尚,成为我们作文教学里的风向标,也引领我们作文教学更新换代。文化,为我们作文注入了文化新鲜(内涵)。
因为我自己是学教育学的,我们教育学有一个著名的教育家叫雅斯贝尔斯。他说:“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的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动其自由天性。”我想这段话实际上也表明教育首先是人,所以说我们要缔造人学的教育,让人诗意的栖居于大地上。这就要求我们从文化经济上着手,让教育回归到一种本身的自然状态。
众所周知,教育的核心在育人,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唤醒学生的心格、人格、心理。我想这是“语文教育文化化”的最高境界。我刚才看会场上我们有一个标语叫“推进教育文化化”。我想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命题,同时也印证了我们这个文化教学和文化作文的一个主题所在。我想“语文教育的文化化”自身就是川流不息的生命历程,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敏感,养护文化人格。这是一种灵性的文化体验,用赋予生命的文化,去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在文化语言中体会生命价值,领悟生命激情,使语文课堂焕发出勃勃的文化生命力。所以说文化教学有着广阔的文化视野、深刻的文化认知,具有较强的文化穿透力,是回归生命本真的教育。
那么这里面还特别想强调一点,就是文化没有国界。从生活场景中破土而出,从远古不断向近代进发,融合古今中外文化精髓,关注当下的鲜活世界,源于它最具有前瞻性的这种文化教学理念,我想在文化教学的这种理念当中,包容了文化传承与育人的一些基本理念。同时也考虑到怎么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的一些理念,也考虑到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如何来落实和培养我们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一些理念。当然更重要的是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当中,要培养学生的学力,同时要在过程当中让学生接受一种文化的熏陶,也考虑到了人格的养育和文化拯救的理念。从文化教学视角出发,从生活道德、精神情感文化等不同层面关注教育改革,创造性地落实了新课程标准要求,激发了学生的生命潜能,引领课堂教学研究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若是在教育层面,必然将学生作为生动活泼的生命主体来对待,视学生为体现独特个性的生命。在现实生活中生动地促进生命成长,实现生动的这个成长。
我想在推动文化作文和文化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谭蘅君老师也是以我们山城重庆为基点,是通过一些方法和我们特有的方式、办法,把我们文化教学和文化作文的这么一个做法,这么一种模式,向全国来进行辐射,也影响和推动了全国语文教育改革。文化作文和文化教学研究已经落地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参与课题实验的学校也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文化教学也因其具有前瞻性的这个教学理念,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的流派,未来必将影响全国,走向世界。
文化作文和文化教学正是适应中华文化复兴需求,以文为本,功在化育,经世致用,延续国本,传承文脉。教育与生活的隔膜,教育与生命的隔膜,教育文化的断裂等,不仅是教育的不幸,更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不幸。于是我们祈求回归,唤醒教育,回归生命的本身,实现人类精神和生命在一种文化层面上的交流。我想沿着文化教学、文化作文的这种路径行走,那有利于更好的来改进我们的整个教学,来改进我们语文的整个教育,也使我们越来越接近基础教育的原点,也越来越接近我们教育的本质。
最后,也祝愿我们中国教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研究课题组”在我们谭老师的带领下,将全国各地课题组的优秀成果,各学校所总结和通过实践大家发掘的这些经验,及时的整理、交流、推广,让我们文化作文和文化教学理念越走越远,为我们整个基础教育的改革能够增添一份贡献。
到最后也是祝我们“第九届全国中小学文化作文清华总决赛”圆满成功!也祝我们同学老师在清华、在北京,生活愉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