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野、宿论、星图、鬼宿论、气候、祥异、救护】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地之与天精气相撼,理固可信。然其说有二焉,天市垣有列国星二十二,牛女下亦有十二,此以一星应一国也:巴蜀分井、鬼、参,此以二十八宿分繁各州邑,则本于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而历史咸宗之者也。惟辽史不志天文,谓大象昭垂,
千古如一,又星经在天一度,统地二千三百九十二里,县无专宿祗附于邑。且即地之分星,故统于地理似无不可,然一邑之事,无不求端于天,体咎之征,应系人事之得失。
圣天子敬天勤民,凡在有位,罔不体此意以兢兢。洪范师尹厥省,惟日奉若天时,克谨天戒,敢或忽欤。作天文志。
星野
龚笋湄志,《史记》、《汉书》、《晋书》、《隋书》、《唐书》、《宋史》、《河图》、《括地象》、《华阳国志》、《天文占候》,《天文次舍》诸书,江隶重庆府。分野井鬼之次,入参三度。
按《汉书》,巴蜀分井、鬼、参,又云觜觹参主益州。《隋书》益州分参,常璩《蜀志精灵》则井络垂耀,《河图括地象》曰岷山之下为井络,又曰星应舆鬼,故君子精敏,小人鬼黠,舆秦同分,故多悍勇。《唐书》剑南道分井鬼,《宋史》东井舆鬼,鹑首也,尽巴蜀汉中之地。考《周礼》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注》云,觜参主益州,春秋元命苞云,觜参流为益州。《史记•天官书》谓益州为参分,又載东井与鬼分,属雍州,秦地也。《蜀志》所云星应舆鬼,与秦同分,此井鬼入参之所本也。省志载成都属入参一度,重庆属入参三度。考《明史》,四川所属惟绵州觜分合州参井分余,皆并鬼分而无入参之说。又星经一度,统二千三百九十二里,一说统地三千九百三十二里,或重相距抵千里,不应隔两度之遥,黄鼎《度里通议》则谓,每度约二百五十里,与前二说相悬殊。大率天文家言多意为揣测,不必过凿也。
又按蔡邕《月令章句》,自毕六至井十,为实沈之次晋分野也。自井十至柳三,为鹑首之次,秦分野也。杨几川旧志谓参井之间实沈之次,則是与晋同分野矣。晋与蜀迥不相涉,当以常璩与秦同分之说为是。《明史》以毕七至井八,实沈之次井九至柳三鹑首之次,与蔡说亦微不同。
《五代史》蜀孟昶时,荧惑犯积尸,昶以积尸蜀分,欲禳之。司天少监胡韫曰:“自井五至柳八鹑首之次,秦分也,蜀虽属秦,乃极南之表耳,晋咸和九年,火犯积尸,雍州剌史郭权见杀。义熙十四年,火犯鬼,雍州刺史朱龄石见杀,应皆在秦,而蜀无事,乃止。按韫言鹑首起井五至柳八,与蔡邕起井十至柳三差五度,与《明史》起井九差四度,蜀既与秦同分,则皆当遇灾而惧,反身修德,不得以前代俱秦当灾为幸。如明末崇祯三年,荧惑入井鬼两犯积尸,七年八月岁星犯积尸,蜀遭献贼之祸,岂可谓秦独当之。况应天以实,不以文徒事祈禳,尤■恐惧修省之道也。
觜宿歌
【明史,觜宿今在参后。】
三星相近作参蕋,觜上座旗直指天。尊卑之位九相连,司怪曲立座旗边,四乌太近井钺前。
觜宿论
觜三星,白兽之体也,为行军之藏府。司怪四星,主候变怪,座旗九星,主别尊卑,星明则国有礼。
参宿歌
总有七星觜相侵,两肩双足三为心。伐有二星足里深,玉井四星右足阴。屛星两扇井南襟,军井四星屛上吟。左足四星天厕名,厕下一星天屎沉。
参宿论
参七星,一曰参伐、一曰大辰、一曰天市、一曰鈇钺、参白兽之体也。其中三星横列三将也。
《公羊传》曰:大火为大辰,北辰为大辰,参亦为大辰,盖心与参伐天,所以示民时早晚,天下所正,故皆谓之大辰。参左右肩股四星,为实沉之神。
斗牛为河之首,参毕为河之尾,首在比方,若夏则河首转在南,而毕参反在北矣。正月初八夜看参星,卜一岁之水旱,若参过月西,多旱。
井宿歌
八星横列河中静,一星名钺井边安,两河各三南北正,天罇三星井上头,罇上横列五诸侯,侯上北河西积水,头觅积薪东畔是,钺下四星名水府,水位东边四星序,四渎横列南河里,南河下头是军市,军市团团十三星,中有一个野鸡精,孙子丈人市下列,各立两星从东说,阙邱两个南河东,邱下一狼光蓬葺,左边九个弯弧弓,一矢拟射项狐胸,有个老人南极中,春秋出入寿无穷。
井宿考
钺,一星附于井足前第一,星边南河各三星,分夹东井天之关门,主关梁。南河曰南界,北河曰北界。天鳟三星在井北五诸侯南,主盛餹粥以给贫贱。诸侯五星在东,井东北近北河,主剌举,戒不虞,理阴阳,察得失。积水一星在北河西,主聚美水以给酒官。积薪一星在北河东,主聚薪以紟享祭供庖厨。水府四星在东井,西南钺星下,主堤防,以备水。水位四星在井东南,主水衡以泄徭溢。四渎四星在东井南,江淮河济之精军。市十三星如钱状在参东南,天军贸易之市。野鸡一星在军市中,主知怪变伏奸虞。丈人二星在军市南,国家老臣。子二星在丈人东,孙二星在子星东,所以侍奉丈人。阙邱二星在南河东,天子之象魏。天狼一星在南,河东南主盗贼。弧矢九星在狼东南,天子之弧矢也,以备盗贼。老人一星在弧矢西南,曰南极老人,主寿考,秋分之旦见于丙,春分之夜没于丁。
鬼宿歌
四星册方似木柜,中央白者积尸气,鬼上四星是慯位,天狗七星鬼下是,外厨六星柳星次,人社六星弧东倚,社东一星是天纪。
鬼宿论
舆鬼四星,天目也。主视明,察奸谋。中央白气为积尸,有气无形,主祠祭丧葬不宜。五星客彗守犯北四星曰爟主烽火,一作主变国,火南六星曰外厨,享燕之厨也。天狗六星在鬼西南,狼之北,横于河中,以备盗:天社六星主社稷,《隋志》云:共工氏之子勾龙能平水土,故祀以为社,其精为星焉:东北一小星为天纪,在外厨南,主知禽兽。
附黄■分野更变议
星野之分虽有定属,世历千古不能无变也,有因天运而变者,有因地势而变者,有因人事而变者。以天运之宿度分于黄道。黄道迁于岁差,如宿属斗末者或变而为牛初,则野之隶于斗末者亦当更而为牛初矣。此因天运之变,蘊分野当改也,以地势而论之,据吴越相隔一浙,风俗音容好尚顿殊,是人物限于山川,而山川为分野,惟山亘古仐而不变,然川或有壅塞,或有开导,河或有迁涉,如汴域或徒于河之北。复更于河之南,则亦当随其迁徙壅导而判其分野矣,此因地势之变而分野当改也,以人事而论之,据魏徙大梁则西河合于东井,秦拔宜阳则上党入于舆鬼,或昨属荆豫。今隶司兖,朝为零桂之士,夕为庐九之民,此因人事之变而分野当变也。三才交变如此,分野之之说岂可泥于一定而无变通之议耶。
按分野之辨甚多,而黄氏更变之说颇核。余因其说而推之,如明史称觜宿,唐测在参前半度,元测在参前五分,今测已侵入参,宿故旧法先觜后参,今則先参后。又觜宿中之座旗九星今止存五而少其四,井宿中之军市十三星今亦存五而少其八,鬼宿中之外厨六星今亦存五而少其一,其他或古有而今竟无,或古无而今忽有,是恒星且多更变,测天岂容执一。余前图照步天歌亦是旧法,因引黄说面附论之。使之拘泥古法真乃胶柱之见。又觜参井鬼分野之宿,实属全川公共,故日月五星之掩,与犯瑞星妖星客星之见,与扫见于省志,皆不赘录。
气候
地少雪多暖,常璩《巴志》云:江州有温风,遥县客吏多有疾病,今气候渐好,然温风不待六月始,至土人不忌,宦游侨寓須慎调摄。
下湿多雨五风,十雨犹以为未足,夏时三日不雨,则辱暑逼人。
桃李腊尽春初华,牡丹仲春初旬即放,梅一月实,稻仲春播种,六月熟。早者五月亦熟,有云南早等数种,七八月则尽登场,其他荏菽麻麦等类皆较他处先成,总由气侯多暖故也。
祥异
宋英宗治平,中牛生双犊,麦秀五岐,旧志谓知县郑谔循良之应云。
元哲宗元佑四年,江津石上生芝,二本六茎。
明宪宗成化二十年,江津虎患,县令黄昭祷于神,息之。
武宗正德十五年,江津水溢,舟入津署,官民露处石子山,三日乃消。
世宗嘉靖十九年,县民韩恺家牛生二犊。
国朝顺治三年大疫,旋有虎患,时当流賊残杀之后几无遗民。
雍正五年,县西镇门城内,有唐开元时所植荔枝树,忽枯死九年复活,枝叶茂盛不逊于前。
雍正八年二月,内县属杜四单小河坝水井堉,民郑会白家马生双驹,骏迈异常。
雍正十三年旱,民饥。
救护
十月之诗曰: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是日食重于月食也。然均谓之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变,不虚生绿政,而起洪范咎征。卿士月省之,师尹日省,之谓宜敬天之渝,思其所以致此者,恐惧修改以弭灾变,非徒恃救护之文也。然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古人之于天变,皇道不宁如此。矧在有位其廹切救护,当何如乎。凡遇【日月】食,设香案县堂露台上,具金鼓于台下,知县率僚属穿素服,环绕三匝,初亏、食甚,俱行三跪九叩礼,僧道等鸣金鼓。候复圆,换朝服,行三跪九叩礼毕各退。乾隆十三年,礼部颁行月食为月入地影,本体失光故各省见食分杪皆同。日食为月体掩日,日距地远,月距地近,人在地面有东西南北之殊,故各省见食分秒各异,嗣后仍照旧例,食三分以上者救护,不及三分者不行救护。
增
气候
自乾隆戊戌大旱以后,土田恳辟殆尽,林木稀少,阳气舒泄,严冬亦不甚冷,春初早暖,夏热尤甚,五谷蔬菜之类,较早于前。
祥异
乾隆戊戌年闰六月大旱,至次年春夏,斗米二千余钱,民饥。
丙午年五月初六日地震,六月大水。
嘉庆八年三月,县属碑漕山中大雨雹,二十里内居民屋宇半倾,多压毙者。草木、禾稼、飞禽、走兽、悉被伤残,十二月初四日昧爽,大雷电。
九年三月二十三日夜分,大雨雹以风。城内外屋瓦俱损,居民有击毙者,石坊倒折数座。